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发声就被骂?你对中国电影的偏见还有哪些?

一起拍电影编辑部 一起拍电影 2020-04-26



作者 / 吕世明
 
“你们所有搞影视的都偷税漏税吧。”
 
“电影院平时不挺赚钱的吗,这三两月的憋屈有什么受不了的?”

 

“中国电影不分级永远没有出路!”

 

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电影产业几近停摆超过两个月了,但影迷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更积极的在各处媒体端对于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的批评,诸如此类的评论想必所有人都见过不止一两次。

 

很难用一两句话去回应这些评论,毕竟内地影视行业近几年所呈现的整体趋势是产能过剩,但品质难和产能相匹配,同时部分非行业的媒体评论也会把这种问题和缺点放大。

 

如果仔细去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又会发现,大多数行业内外目前仍然会对中国电影存在了足够多的偏见和误解,这种矛盾长久以来都没有被缓和。

 


偷漏税、没分级、全炒作、票房暴利,
影迷的偏见和误解
 
十多年前,毛阿敏和刘晓庆的偷漏税案件震惊中国,直到今日除了个别一些不入流的明星之外,很多大牌明星一旦涉嫌偷漏税案件几乎极难翻身,这也给影视行业带来一个极为不好的影响——似乎所有搞影视的都涉及偷漏税,只不过有一些比较幸运没有被发现而已。
 

其实中国税法和相关法律目前已经非常健全,不过因为各个地区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税务制度并不完全一致,这也会导致一些税务问题上的混淆不清,坦白讲在中国不仅仅是影视行业,几乎很多行业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税务上的问题。
 
正因如此,无论是正规渠道和坊间关于影视圈偷漏税的“传闻”从未停歇,相比其他行业,影视圈的明星似乎总给大家一种学历低、文化水平差,以至于大家会认为这些问题导致影视圈明星和公司会有法律意识淡薄,为利益铤而走险地偷税漏税。
 
当然更多的影迷还是会最纠结于中国电影不能分级,此问题不仅仅是观众和影迷,很多从业者也非常鄙夷和讨厌,这其中更多以编剧和导演为主,恰好他们和影迷是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分级的主要呼吁力量。
 
去年《复仇者联盟4》零点首映内地特效厅票价暴涨,其实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市场价格调剂机制,却被很多观众视为影城唯利是图,包括去年春节档整体的票价上涨,总体上给大家的印象是电影院非常赚钱。
 
除了偷漏税、不分级和电影院非常赚钱之外,观众和很多媒体还是非常在意影片档期的调整,特别是像一些重点影片撤档和改档,尤其是三大导(暨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和姜文的片子,包括娄烨、王小帅和贾樟柯的影片,但凡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被影迷理解为影片的炒作和制作话题。
 
诸如此类,甚至普通影迷以及部分从业者一直都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持有这样和那样的偏见和误解,这也使得在这次疫情接近结束之后,电影院的复工一直都被影迷从心底里抵制,这不仅仅是出于对疫情的担忧,更多还是对中国电影本身的“厌烦”和误解。
 


沟通和执行困难,政策法规不透明,
中国电影发展阻碍重重
 

其实这次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不仅仅是中国电影人和观众酸溜溜的,香港和台湾以及日本电影人同样也是很不服气,毕竟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日本电影一直都自诩是亚洲电影的代表。

 

和这些地区国家不同,中国内地电影和电影市场更复杂和多元的,对于日臻开放的国际市场而言,中国电影的一只脚走得很慢,但是另一只脚却在加速前进。

 

这种特殊的形态在外人看起来的情况可能比较怪,一方面中国电影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毕竟加速前进的那只脚跳跃的力度和步幅很大,但在中国观众、一些从业者和媒体看起来,却会因为分级制度和其他的一些问题而对中国电影持续不满。

 

其实目前几乎所有的影视公司已经很少有那种家族性企业,很少有影视公司一个人说了算,明星和艺人成立工作室的经济问题也都会交由给专业的会计和财务公司打理,个人几乎不会出触碰财务问题,这也是曾经出现问题后,给予了行业以及从业者足够多的教训。

 

至于分级制度,普遍的看法和想法可能还是会集中在相关部门的不放权和怠政,但实际上目前我们可能连《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一些对青少年的限制都很难做到位。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表示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洋酒、彩票,一些营业场所也不得向未成年人放开,但大部分人清楚的知道,这些执行起来的困难是如此之大。

 

同样影视公司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分级的态度也比较暧昧和特殊,一方面分级毫无疑问会放开创作的自由,但另外一方面又可能会制约和阻碍一部分观众走入电影院。

 

电影分级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和妇女儿童,但他又会极大的促进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水准,不过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以及执行分级监督的成本又不切合实际,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且宗教自由,不限制宗教信仰的国家,这些都会从根本上制约分级的推进短期内难以执行。

 

其实这些明摆着的问题和阻碍,对于很多观众而言是知道和清楚的,但极少会有影迷真正能够放平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毕竟电影拍出来的差距是显而易见,奥斯卡的真金白银又是那么的酸,那么的让人眼红。

 

不过再谈到电影院的唯利是图和见风涨价,这就很难用常识去理解了,毕竟大部分影迷去电影院的时候总会遇到如潮的人流,但实际上电影院平均的上座率在国际范围内也就只有15%,这几年中国电影的上座率也一直呈现了下滑的趋势。

 

换句话说,看起来盘满钵满、赚到飞起的电影院,在平日里真真是门可罗雀、没啥观众捧场,电影院也需要依靠热门影片的强供需来提升电影院的票房和盈利空间,同理看起来价格较高的卖品其实是用来抵消过于低廉的票价,这个在国外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消除偏见,行业上下放低姿态,
让中国电影渡过难关
 

最初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疫情可能仅对中国电影市场有严重的影响,包括海外媒体也表示本次疫情可能使得全球票房下滑数十亿美金,这其中最大的损失可能都在中国和东亚地区。

 

但目前已经很少有机构再预测今年全国和全球的票房成绩(或损失),遭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恰好也是全球票房最重要的区域,中国、北美和欧洲几乎占到全球票房的80%以上。

 


观众为什么对电影院一直都抱有偏见,还不是很多电影院本身的服务不到位,脸难看、门难进,观众本来是开开心心到电影院看电影,却总会遭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失误,这如何能让观众满意呢?

 

通过这次疫情,影城方面应该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在内地经济和产业中的地位,电影院并不是大家必须品,而是替代性极强可有可无的场所,不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如何能挽留逐步流失殆尽的观众呢?

 

其实这几年电影院和很多普通观众交流的都不错,几乎所有电影院都成立了影迷交流微信群,大家也会将影城的活动第一时间发布给影迷,甚至很多影迷和电影院的工作人员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但对于偷税漏税和一些劣迹艺人的处理则需要相关部门体现出更高明的智慧,毕竟很多声誉和演技不错的艺人他们的行径并不是特别恶劣和不可救药,完全的一刀切应对,会让观众丧失掉一些信心和希望,毕竟相比于涉毒艺人,很多艺人并没有在观众层面失掉口碑。

 

《生死抉择》200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为一些艺人开脱,毕竟对于劣迹艺人的打击会有更强的示范作用,不过群众和影迷更多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拍出更多像《人民的民义》这样优秀的作品,特别是可以将这样的作品电影化。

 

媒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影的力量则是无尽的,行业的态度则是重要的,相关部门的姿态则是必须的,这些年之所以内地观众产生了那么多对中国电影的偏见和误解,更多还不是沟通不利,疏导不清。

 

阻碍事务发展的大体上都是人和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特别对于电影而言,他又是一个极度情绪化的产品,中国观众这些年已经被压抑了太久,这次并没有站到中国电影和影院方面去理解和支持,是值得中国电影人反思的。

 




近期热文

中国电影,愚人节快乐

高考推迟,对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意味着什么

当影视文化中心长期处于疫情防控状态,未来的电影行业怎么办?

张艺谋,人到七十不退休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